學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學科發展發展的新源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簡稱“城市中心”)作為跨學科“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依托我校實體單位城市發展研究院,發揮華東師范大學國家重點學科地理學(自然科學)、應用經濟學(社會科學)、環境工程(工程科學)多學科綜合優勢,聯合攻關,再立新功,為我校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增光添彩。
承接序列國家重大研究項目。圍繞我國城市面臨的生產、生活、生態協同發展問題,2020年,城市中心王列輝、王林輝、高向東等教授申報的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獲批立項;2021年,曾剛、寧越敏等教授主持的5項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順利結題,曾剛教授主持的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圓滿結題,曾剛申報的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成功立項。此外,城市中心研究人員近期還斬獲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和一般項目,5項國家社科一般和青年項目。曾剛教授獲批的重點項目開拓了華東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領域國家自科基金重點項目的新紀元,此為繼2010年曾剛教授實現了當時華東師大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突破”之后的又一次新進展。
決策咨詢成果豐碩。2021年上半年,城市中心研究人員圍繞全球城市建設、城市群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等議題,向中央相關部門提交了24份專報,獲得中央和部委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同時,城市中心與澎湃新聞攜手主辦的“長三角議事廳”專欄,作為全國首個由高校智庫與媒體智庫共同打造的時政性智庫欄目,閱讀量“200萬+”文章頻現,并成功入選光明智庫“2019年度CTTI智庫最佳實踐案例”,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社會影響。
學科理論創新成果顯著。曾剛教授團隊基于發展中國家實踐,論述了全球-區域-地方多尺度創新網絡不同主體的特征與機理,修正了Peter Dicken全球生產網絡論者、Philipp Cooke區域創新系統論者的單一主體論;提出了地方企業創新網絡“外生說”,修正了Ernst創新網絡“內生說”,提出了基于發展中國家技術追趕實踐的創新地理學理論框架和基本原理,進一步豐富發展了創新地理學。
1.城市中心2021年進展中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2.城市中心2021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和重大專項結項
3.城市中心2021年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結項
4.城市中心2021年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專項)結項
5.城市中心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
圖文:周歡歡
審閱:易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