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創新已成為新時代主旋律,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反復強調并親自部署。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和我國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當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下,基于綠色屏障、科技創新的高質量發展模式是我國區域發展模式創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在推動區域科學理論與方法創新、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方面肩負著特殊使命、面臨極佳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作為長三角的龍頭城市,上海將于2025年提前五年實現碳達峰,并于2050年與美國同步進入碳中和發展新階段,上海在引領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低碳發展肩負著特殊重要使命。
據此,2021年9月18-19日,“雙碳目標引領下區域創新發展模式研討會暨2021年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年會”在華東師范大學隆重舉辦。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開發區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海內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及多類企業的近4000名專家學者們,聚焦創新與創新網絡、區域與城市發展、低碳與綠色發展、產業集群與制度優化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
與會專家指出,在產業集群研究方面,技術多樣化、自主創新是防止技術鎖定的前提,而多方/協會共治是產業集群治理的原則。同時,園區應致力于打造產業集群,讓產業不斷升級,不應成為企業的“容器”;在綠色發展中,改堵為疏的發展策略尤為關鍵,碳封存應讓位于碳利用,并重點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城市群、大氣污染治理與科技創新、環境規制、國企改革、低碳發展之間的關聯;在城市與區域發展模式上,利用空間經濟定量模型分析創新網絡發育水平并探尋其主導因子,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措施。
據悉,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區域科學協會、華東師范大學主辦,得到了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中國區域經濟學會長三角一體化專業委員會等多家單位的大力支持。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候任理事長李國平教授致辭表示,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2021年會為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成立三十周年慶?;顒泳痛死_帷幕。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主任曾剛教授致辭表示,值此華東師范大學七十周年華誕之際,作為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此次活動的舉辦是我校“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崇高理想的有力踐行。
大會閉幕式上,曾剛教授發表了總結講話并宣布了“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2021年會”的優秀論文名單,胡森林等9位碩博研究生獲此殊榮。本次會議采用線下(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北路校區地理館301、302會議室)和線上(騰訊會議及Bilibili網站直播)同步方式進行,來自我國香港、北京、廣州、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近4000人參會,通過現場交流、線上對話及彈幕提問等多種方式,與會學者專家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反響極為強烈。
文字:易臻真